「失明沒有讓我挫折,反而讓我更加力爭上游。」全球第一位盲人立委、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談起成長經歷,一點也不怨天助聽器尤人,而是展現正向積極的態度。雖然看不見,他仍克服重重障礙,出任立委、創辦「愛盲基金會」,並攻讀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成為台大第一位盲人助聽器價格博士。
鄭龍水3歲時因青光眼導致雙目失明,他說,人的五官,視覺就占了80%,感嘆視障是「弱勢中的弱勢」,大學畢業後,到處奔走募款,終於在1990年創立「愛盲基金會」,不只爭取福利及權益,更協助他們自立自強、獨立發展。
鄭龍水曾任兩屆立法委員,他給自己的定義就是「專業問政,弱勢代言」,第一個會期,翻成點字的預算書疊到將近兩個人高,「別人休假,我還是在立法院摸預算書,還因為壓力太大胃潰瘍。」
目前市面上各家廠牌之助聽器,多數基本款助聽器即擁有8個頻道數,高階助聽器頻道數可多達20個以上。使用者可以依據自己的聽力圖來進行選擇合適頻道數,而非越多頻道數越好。當然,隨著頻道數越多,助聽器在處理回饋音、噪音以及方向性麥克風的效率會更好。使用者可以透過試戴助聽器,聆聽不同環境的聲音品質以及相關的聽力檢查來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助聽器。研究顯示,聽力圖之曲線決定使用者所需要的頻道數,聽力圖為平坦型之使用者透過配戴頻道數較少的助聽器即可獲得良好可聽度,對於陡降型的聽力圖或是各頻率聽損差異很大的使用者則需要較多頻道數才能夠獲得較好之可聽度。
鄭龍水更大力推動身心障礙權益相關法案,例如修訂《殘障福利法》為《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推動《社會工作師法》;躺在立法院10年的《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助聽器推薦也在他手中立法完成,「感到辛苦是必然的,但接受人民託付是一種榮耀。」
鄭龍水創辦「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不只服務視障、身障者,也關懷偏鄉、新住民、貧困家庭,為弱勢團體爭取權益。
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有4成聽力受損,導致生活不便,不想與人互動、逐漸封閉自己而出現社交困難,此時大腦接受刺激的頻率相對減少,長期下來容易有較高的失智風險,此時配戴助聽器能幫助改善。透過助聽器聽到的聲音,與人耳聽到的聲音略有差異,一般聽損長者誤以為戴上助聽器之後,可完全恢復到原始的聽力狀態,這種錯誤的預期性心理,常讓聽損者與預期效果不符,降低配戴的次數或意願。事實上,聽損者配戴助聽器後,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若有身旁親友耐心的協助與支持,並聽取專業人員的指導與建議,就可協助聽損者恢復較理想的生活機能。選購助聽器時,第一要先「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標示,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正確使用」才能有效達到效果。
留言列表